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9日在海口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海口市市长 丁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海口发展极具挑战、极不平凡、极富成效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考验,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新答卷。
  这一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海口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月再次莅临考察,赋予海南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殷殷嘱托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全市上下勇担使命、实干笃行,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启动,经济外向度提升5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超78万户、增长169.7%,占全省81%,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海口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这一年,我们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聚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提供强劲支撑。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效推动项目建设,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火爆开业,G15沈海高速海口段竣工通车,新海港客滚综合枢纽即将建成,美兰国际机场三期、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等一批具有自贸港显示度的重大项目加紧谋划,海口跨越发展的底气和后劲持续增强。
  这一年,我们瞄准靶心、深处发力,有效破解重大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着眼全局紧扣问题集中攻坚,出台扩权强区改革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方案,下放82项市级事权,待遇向一线倾斜,基层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攻坚克难的干劲充分彰显;强力推动耕地垦造,实施土地整治项目74个,完工验收耕地数量5889亩、水田规模6302亩,土地垦造面积超过近六年总和,有力有效化解制约项目建设瓶颈。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奠定了坚实基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因时因势、严阵以待,成功处置多轮突发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精准流调、高效追阳,仅用7天实现“0708”疫情社会面清零,力保第二届消博会安全有序、精彩圆满举办。在“0801”疫情最焦灼最艰难时刻,全方位支援兄弟市县,抽调5569名党员干部成立“服务专班”,助力14万滞留旅客有序返程,为全省抗疫大局作出应有贡献。每一位可亲可敬可爱的市民朋友和26万名党员干部、医护人员身体力行诠释了“乐观、坚韧、包容”的雷公马精神,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打赢了海口保卫战,成功守住了海岛北大门。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顺利实现平稳渡峰转段。历史会铭记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每一个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村(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和新闻工作者,向全市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包容、奉献,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我们保持干劲、闯劲、韧劲,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抓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增长提质效,经济运行稳健向好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全力落实中央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推出35条助企纾困措施,稳经济大盘预期基本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34.8亿元、增长1.3%。农业稳基础。粮食种植29.9万亩,启动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出“椰城香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30个,大坡胡椒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农业增加值105.6亿元、增长5.8%,热带高效农业占比70%以上。工业多贡献。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油气等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专用车等破局性项目落地建设。规上工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20.5%,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消费促回升。推出46条精品旅游线路、5大主题活动,发放1亿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超12.5亿元,免税店商品零售额190.2亿元、增长30.8%。
  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大重点产业园区以不到10%的土地,贡献了46.9%的投资、41.3%的税收。江东新区围绕“出形象、聚人气、强管理、优服务”,加快推进生态CBD、临空经济区成形成势。落地中石油、中能建等重点企业38家,恒力集团国际总部、京东智能产业园二期等44个项目开工,海南能源交易大厦、海口金融中心等28个项目建设完成,实现投资412.8亿元、增长32%。临空产业加快集聚,国内唯一宽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平台基本建成,菜鸟、圆通航空物流枢纽基地建成投用,境外飞机维修、民航运输飞机经营租赁“零关税”引进完成首单。
  全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增长37%,税收57亿元、增长28%,进出口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4倍和6.4倍,引进外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高新区加快培育海口“新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进28家知名医药企业,海南大学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海南医学院药物安评中心建设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成效初显,新药品种产值增长30%。全生物降解材料产值增长3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领跑全省。综保区吸引路威酩轩、泰佩思琦等知名企业落地,智能化加工制造中心、日用免税品公共保税仓、中免保税物流中心等建成投用。珠宝国检集团海南实验室成立,戴比尔斯永恒印记钻石珠宝、翡翠玉石加工厂投产。园区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复兴城园区数字创意设计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布局,20多家知名芯片设计企业进驻,数据跨境试点项目首单落地,国际数字港项目基本建成。实现营收1400亿元、增长20%,税收75亿元、增长35%。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实施市级领导挂包项目责任制,推动1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2.2亿元、超年度计划21.7%。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7亿元、增长6.4%,工业投资148.5亿元、增长18.3%。强化项目谋划和产业招商,成立工作专班,组建4个驻外招商分局,着力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累计签约实质合同项目110个,金额640.6亿元、增长20.6%。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一。
  (二)抓机遇扩开放,政策优势转化见效
  封关运作扎实推进。全力落实“三张清单”,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设施等9个封关运作项目全部动工,6个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加快建设。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稳步推进,两岸航运资源完成整合。空港综保区多功能物流仓储中心建设完成。开启跨境电商出口全模式,通关时效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稳步扩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制度试点,8家加工增值免关税备案企业建成投产、实现内销货值2.9亿元。“径予放行”政策扩点后首次实现区港联动。三张“零关税”清单进口货值12.6亿元、增长43.2%。15%所得税政策个人、企业享惠面分别增长100%和16.6%。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批复设立,新增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试点等15项金融领域“首单”。“椰城优才”计划35条措施落地,引进人才2.6万人、占全省83.8%。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有序恢复国际及地区定期客运航线。开通7条离岛免税货物直抵国际货运航线。举办海口—东盟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对话会等国际性外事活动30场次。对外贸易稳健发展,货物进出口605.6亿元、增长28.6%。实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额17亿美元、增长58%。实际利用外资20.3亿美元,占全省50.2%。
  (三)推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动能不断提升。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落地,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城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5%、达到965家。认定省高新技术领军企业3家、瞪羚企业12家,分别占全省100%和55%。金盘科技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9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长38.9%,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2.7%。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零跑动”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8.3%。全省首推“无实体证照”改革,44类高频事项实现免证办理。获批全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推出“政采贷”融资服务。创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启动企业首席服务专员试点,江东新区“一件事一次办好”等9项制度集成创新入选全省示范案例。全面推行“信用等级审批”服务,信用监测排名进入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前四,政务“服务方式完备度”指数进入全国前十。
  深化改革多点突破。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用“三区三线”成果。高新区“三线一单”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获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更新试点,海云鞋厂宿舍改造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创新推行“先租后让”、带方案出让产业用地供地模式。完成全国首例工程建设项目“机器评标”工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牵头制定《推进海口经济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八个一体化”、33项发展任务,引领圈内市县协同发展。
  (四)强功能补短板,城乡建设统筹推进
  城市品质跃升提档。省会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西海岸贯通更新工程全线开放,建设高品质黄金岸线。海瑞文化公园建成开园,擦亮海口廉洁文化名片。打造9条特色文化商业街区,骑楼老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见缝插绿改造城市微空间,累计建成街心公园、“口袋公园”154个。西海岸南片区扩容提质,“第二万绿园”西秀公园建成迎客,市人民医院西院、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主体封顶。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正式挂牌,成功引进中超联赛等11项全国性赛事活动。
  基础配套日臻完善。新火山口大道建成通车,长天路南延线、美兰机场快速通道等骨干路网开工建设。打通14条困扰多年的“断头路”,优化调整112条公交线路,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南渡江引水工程投用,城市供水进入双水源时代。区域智能电网建设完成,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至2.2小时、下降32.3%。改造老旧小区424个,安居房建成2466套、新开工18111套,助力本地群众和引进人才早日实现“安居梦”。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出台全省首个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法规,16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昌学古村筑巢引凤,动漫产业初具雏形。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琼山区获批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海口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运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龙华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美兰茄苪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芳园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前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消除任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8元、增长5.8%。
  (五)守底线固优势,生态质量持续领先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任务全部完成。土地利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专项整治整改率分别达100%和98.7%。加快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建项目投产运行。“六水共治”深入推进,禁养区海水养殖完成清退,滨江西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补齐主城区污水处理缺口。入选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全市33个城镇内河湖水质监测断面100%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9%以上。
  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保持领先,细颗粒物(PM_2.5)浓度创历史新低。新增造林绿化1.55万亩,超省定任务94%。东寨港、海口湾、西海岸、如意岛围填海生态修复项目竣工验收。南渡江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美舍河跻身全国“最美家乡河”。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加快建设,栗喉蜂虎保护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上牌数占比40%,保有量占有率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推广装配式建筑877万平方米,覆盖84%以上的新建项目。重点行业场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超75%。东寨港红树林观测塔和科普栈道加快建设,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实现全省首单蓝碳生态产品交易,“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拓宽。
  (六)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心工程办好做实。坚持把七成以上的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19件省、市民生实事全部如期完成。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2.9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创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6家,生猪出栏量增长56.7%,生猪、蔬菜自给率分别达70.8%和76.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在36个大中城市中涨幅最低。深化拖欠农民工工资整治,为823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62亿元。化解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824.6万平方米,惠及5.9万户群众。加强困难群众、困境儿童、长者群体关爱服务,建成22个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改革,琼山文坛等3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公共服务加快提升。组建10个教育集团,推进30所学校优质资源共享。引进优秀校长、教师1321名,实施12所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项目,增加学位8280个。推动民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从15.4%降至3.6%,超额完成“公参民”治理任务。实现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乡镇中心小学午休设施全覆盖。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等3家医院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105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职工医保门诊报销。公立三级医院加快布局,省中医院江东院区建成投用。
  社会治理有效加强。创建城乡基层治理示范点16个,美兰流水坡社区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秀英区通过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评估。妥善化解信访积案145件。有效防范意识形态、税收、房地产项目等领域风险,建立跨海峡反走私协作共同体。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圆满完成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目标,吸毒人员占比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年接报治安刑事类警情数量下降37%,创近10年新低。
  (七)转作风抓落实,政府效能加快提升
  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实干实绩诠释忠诚。扎实开展“能力提升建设年”暨深化“查破促”活动,203个堵点问题全部办结。主动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办理代表建议293件、委员提案385件。政府系统全体领导干部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98.5%,法治建设考核全省第一。深化清廉海口建设,执行干部干预、插手工程、规划和土地出让项目记录通报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审计监督,强化预算管理,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成立市财政预算评审中心,预算评审核减率14.7%。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有效减轻积累多年的历史包袱,促进海口经济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此外,全市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工会、红十字会、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统计、气象、三防、保密、档案、科协、地方志、工商联、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海防口岸、对台事务、军民融合等工作实现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世纪疫情起伏反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取得的,殊为不易、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拼搏奋斗、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市部队和武警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海口发展的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部分经济指标未达预期;实体经济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还有差距;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有些部门服务意识、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素质与自贸港建设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解决,今后还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农业、强工业、扩内需、促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口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目标,确保完成省制定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升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对标一流、坚持雷厉风行、坚持狠抓落实,以更精准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扛起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32项具体工作:
  (一)纵深推进自贸港核心区建设
  锁定自贸港封关运作目标,充分把握政策制度压力测试期建设重点,突出先行先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掀起自贸港建设新高潮。
  1.加快封关运作准备。高标准推进口岸基础设施、信息化监管平台、非设关地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建设,确保年内全部竣工。对标“封关画像”,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二线口岸”监管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推动“海口—洋浦”一体化通关。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力争通关时间继续压缩10%以上。
  2.放大自贸港政策效应。深化拓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成果。丰富政策应用场景,争取更多政策试点、首单落地,推动三张“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覆盖。扩大两个15%所得税政策享惠面。加快国际贸易、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业态跨越发展。
  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先行先试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力争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均增长15%以上。全方位深化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等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节点。推进艺术品交易等领域国际新型专业市场建设。密切国际友好交往,加强国际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扩大第五航权,用好第七航权,布局加密国际航班,推动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把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调动稳定经济增长的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基础设施推进年”“产业投资提升年”活动,力争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和15%以上。推动55个重点项目一季度竣工,以扎实成效迎接“4·13”五周年。加快五源河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全力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支持,加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做大做实项目库。
  5.强力推进产业招商。精准绘制产业全景图、目标企业画像,建立招商引资“赛马比拼”机制,推动“一把手”挂帅出征打头阵,精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力争签约实质合同金额增长10%以上。开展全球招商大行动,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完善招商项目落地保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即开工。
  6.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着眼“后疫情时代”,开展消费场景提质行动,举办国际时尚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加快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骑楼—外滩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型消费。立足做大流量,策划引进各类大型音乐节、演唱会,聚力打造演艺之城、跨年之城。快速释放“免税+”消费潜力,力争免税购物销售额增长25%以上。
  (三)着力积蓄改革创新发展动能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更加注重科技人才支撑,更大力度破除发展瓶颈,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7.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全力争取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推动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尽快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推进海南大学科技园建成运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启动百度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川企“双创”基地建设。加快国际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应用优化升级,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工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中国(海口)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8.实施“椰城优才”计划。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对接落实“百场万岗”校园招聘活动,吸引集聚优秀人才来海口创业就业。制定高等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口设立分支机构,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探索实施更便利的港澳台和外籍人才职称认定、停居留政策。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模式,全方位提升人才竞争力。
  9.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启动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着力深化土地、资本、技术、数据、低碳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扩权强区改革,持续加大放权赋能力度。加快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培育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进“土地超市”上线土地5000亩以上。加强全域土地整治,新增耕地7000亩、水田10000亩以上。深化垦地融合改革,推动垦地一体化协调发展。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资自贸港重点产业。
  10.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计划,开展“八大领跑行动”。拓展“一照(证)通行”改革应用范围,推进更多民生和涉企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支持江东新区等创建营商环境示范园区。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体系,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搭建“项目—企业”对接服务平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加快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优化扩张存量,拓展做强增量,加快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1.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培育引进旗舰型旅游项目,推动海口火山口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动南海文博产业园落地。振兴海口“老字号”品牌,加快高品质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打造中山路—水巷口最具海南本土特色美食街。丰富沉浸式演艺、非遗互动、户外休闲等文旅消费新业态。开通运营海口湾游船观光项目,推进白沙门沙滩市集欢乐海滩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加快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项目,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
  12.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推进吉利远程专用车投产下线,支持海马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开拓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加速电气机械和器材等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等项目竣工投产。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5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1200家。
  13.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做好第三届消博会等品牌会展服务保障,聚力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加快制度型开放破题,依托会展工场等载体,对接引进境外专业服务机构。扩大金融业开放,推动优质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资管机构集聚发展。深入开展数字人民币、养老理财等金融试点,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培育国际设计港等平台载体,打造“海口设计”品牌。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启动新海陆岛物流园建设,力争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增长25%以上。
  14.加快培育海洋特色产业。深化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发展海洋科技,做强海洋产业,壮大海洋事业,完善航运、渔业等重点基础设施。实施“南海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开展蓝碳增汇试点。启动东海岸智慧养殖深水网箱项目。发展特色休闲渔业,改造升级北港岛等渔港码头,打造海钓赛事基地。
  (五)聚力打造江东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坚持产城融合理念,高水平建设江东新区,促进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集聚,努力在新时代园区开发建设上争当示范。
  15.梯度推进重点片区开发。推动江东发展大厦等22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持续提升生态CBD“人气指数”。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序推进CBD南片区、南渡江右岸片区、国际社区南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加快推进琼港合作项目落地,打造海口琼港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园区。力争园区固投增长20%以上,营收、税收均增长15%以上。
  16.加快构建产业集群。聚焦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新金融、数字智慧、临空经济产业,制定重点区域产业发展政策。谋划实施一批先导性标志性项目,推进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航空物流及加工产业示范基地、临空智造产业园、国际康养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辅助信息平台建设,力争实现贸易额30亿美元以上。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支持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增量发展,助力“中国制造”远销海外。
  17.持续完善功能配套。推进江东天地等配套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建设布局。加快海医一附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安居房、安置房建设,完善美术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体设施,统筹推进职住平衡。
  (六)做大做强园区发展平台
  支持优势产业率先开展链式培育、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产业生态圈,快速提升园区竞争优势。
  18.培育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支持高新区开展“八大行动计划”。推进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战略储备中心、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快华熙生物等11家新建企业投产,推动先诺欣等12个新产品落地。深化“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发展,加快国际创新药械产品在国内生产上市。力争园区工业产值、税收均增长10%以上。
  19.培育打造千亿级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平台。巩固提升综保区免税品仓储分拨中心功能,引进高端消费品品牌进驻,快速壮大进境商品展示交易业务规模。大力发展保税加工转离岛免税的“前店后厂”模式。加快珠宝产业培育发展。探索设立境内海外仓,吸引国内进口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力争综保区贸易进出口总额、营收、税收分别增长16%、10%和16%以上。
  20.培育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推进复兴城园区智能物联、数字贸易和数字文娱产业集聚发展,开工建设国际总部基地项目。大力发展“游戏出海”、芯片设计等细分特色产业。加快国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数字疗法产业发展,推广“区块链+旅游”“区块链+预付式消费”场景。力争数字经济实现营收800亿元以上,园区营业收入、税收均增长20%以上。
  (七)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强化全省门户和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发挥引领辐射、多城联动作用,拓展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21.统筹推进海口经济圈建设。完善产业协同、招商协同、要素协同,加快推动42个先导性项目实施。推动“大海口”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通海口至文昌段公交化列车,开工G98海口段扩容工程、羊山大道至母瑞山公路。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协同开展南渡江等水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海口文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共享,深化劳务对接合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通城际旅游巴士和公交线路。
  22.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统筹推进美兰国际机场三期、马村港三期、湛海高铁规划建设。优化城市路网布局,开工建设红城湖路跨江大桥、白龙路下穿通道,推进龙昆南立交匝道完善工程、长天路南延线建成通车。加快打造高可靠性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实施永庄水厂原水管工程等城市供水项目。开展新一轮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23.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强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民俗文化、南洋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用好用活海口文化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工建设省艺术中心,推动省科技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海口湾演艺新空间二期建成投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加快天空之山、玉龙等城市公共驿站建设,实施东海岸、环海甸岛岸线贯通工程,串珠成链打造高品质滨海滨江公共空间。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人文之美成为海口的靓丽名片。
  (八)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要地位,抓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
  24.加快农业发展。聚力扩基地、建园区、深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积极引进同纬度热带果蔬,建设海南特色热带水果产业园。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建设高标准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推进海南热带花卉交易(拍卖)市场建设提质。开展农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持续做好区域性公用品牌培育和推广,让海口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25.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共享农庄建设,集中连片打造4个美丽乡村群落,支持秀英施茶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工建设瑶城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治理模式,加快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接续开展“三清两改一建”。实施集体经济提档行动,推动40%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超10万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流转收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九)巩固扩大生态环境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口样板”。
  26.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启动海湾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继续领先全国。新改建20个城市街心公园绿地。全面推进“六水共治”,持续深化黑臭水体治理,开展龙昆沟下游等综合整治,实施白沙门、观澜湖等3个污水处理厂项目。加快迈雅河湿地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打造高品质幸福河湖。
  27.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以“三线一单”引领高质量发展。培育热带建筑建材产业,保持装配式建筑增长10%以上。完成禁塑产品展示和交易中心建设,推进中科院海水可降解材料产业化,实现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产值增长50%以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天然气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加快推进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探索打造绿色物流、无废会展。支持美兰演丰镇、秀英石山镇创建“两山”基地,努力开拓生态经济发展新路径。
  (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群众有更直接、更现实的获得感。
  28.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扩大学位供给三年计划,加快推进谭文中学、红城湖学校等19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扩大中小学校午餐午休服务覆盖面,实施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加快数字教育发展,推进“互联网+教育”提档升级。统筹推进专门学校建设。丰富社区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9.深化健康海口建设。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争创“全健康”先行先试海口范例。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成国际中医中心项目建设。加快省人民医院南院、市人民医院西院等项目建设,优化完善“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200个以上。
  30.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实施“技能自贸港”行动,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以上。全面推进12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加快安居房建设配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守好“菜篮子”“米袋子”,力争“15+N”种基本蔬菜平均价格只降不升。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试点。新建综合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3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6个。加大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兜准兜牢基本生活底线。
  31.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做深做实“四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推广“信酬制”服务模式和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重复信访治理、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化解。深入推进“三无”船舶清理整治。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力争公交分担率提升6个百分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32.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一体推进政策落实与风险防控,加快完善反走私综合治理体系、金融税收风险防范体系、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做好风险预判和处置,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监管”,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奋进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务实为民,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政治引领,着力打造忠诚政府。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今年市政府聚力抓5项、每个区(园区)和部门抓3项创新性亮点工作,努力形成标志性成果,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扎实推进法治海口、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政府法人主体意识和契约精神,以政府守法和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倡导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注重实干担当,着力打造效能政府。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主基调,加强新时代机关效能建设,完善重点工作推进专班机制,严格重要任务清单化闭环式管理,让重实干、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全力破解加重基层负担难题,助力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抓落实、强服务、促发展。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优化业务流程再造,数字平台集成应用,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践行初心使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坚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保持70%以上。全心全意办好省、市民生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深化调查研究,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制度机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搭建政策兑现“直通车”,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快享。牢固树立优先服务企业、真正尊重企业家的理念,以好服务吸引好企业,努力打造全球投资兴业优选地。
  持续改进作风,着力打造廉洁政府。时刻牢记“三个务必”,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上率下纠治“四风”,靶向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坚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规范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政府采购制度,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纵深推进清廉海口建设,开展公共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努力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名?词?解?释
  [1]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三张清单:全岛封关运作准备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
  [3]“径予放行”政策:在“一线”入境的时候,不需要向海关申报,企业通过地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自主声明后,除需要口岸检疫、检验,或必须验核许可证件外,直接入区,减少了企业在“一线”申报的各个环节手续繁琐的问题。
  [4]三张“零关税”清单: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负面清单。
  [5]15%所得税政策: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1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
  [7]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8]“零跑动”服务事项:以“一网通办”为主线,深入推进系统集成、数据对接、业务协同等,实现申请人只需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就能完成服务定位、办事咨询、事项申报、进度查询、服务评价、结果邮寄送达,全流程“零次到现场”。
  [9]“政采贷”融资服务:全称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即政府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难题,为企业提供政府采购线上合同信用融资服务。
  [10]三区三线: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11]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2]八个一体化: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旅游文化、市场、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八个方面一体化。
  [13]一村一品: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形成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产业和品牌。
  [14]六水共治: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
  [15]查破促:2021年6月海南省启动“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将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活动成效主要标准。
  [16]部分经济指标未达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17]一本三基四梁八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制度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为目标定位,以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体系、社会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为稳固支撑。
  [18]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由某一主导机构集中管理,使相应政府部门或机构能够根据各自用途接收或存取相关资料,对其监管进行协调,使贸易和运输相关各方在单一登记点递交满足全部进口、出口和转口相关监管规定的标准资料和单证。
  [19]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12年由东盟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20]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指由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秘鲁11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21]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三国签署,旨在加强成员国间数字贸易合作并建立相关规范的数字贸易协定。
  [22]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23]八大领跑行动:政务服务“零跑动”领跑行动,准入即准营领跑行动,信用审批领跑行动,国土空间智慧治理领跑行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跑行动,跨境贸易自由便利领跑行动,投资自由便利领跑行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跑行动。
  [24]一照(证)通行:将跨部门的多个许可和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合并办理,并将经营许可等相关数据内容汇聚加载到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的证照面上二维码内进行展示,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表复用、一档流转、一链审批、一码服务、一照(证)准营”。
  [25]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或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一次办”是指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6]八大行动计划:头部企业招引、企业倍增、新药械品种、新业态培育、平台支撑、飞地经济、精准服务、产城融合等行动计划。
  [27]“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发展: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通过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政策,推动已在境外上市的创新药械产品完成国内进口注册上市后,并将该品种转移至海口国家高新区的主体进行本地化生产。
  [28]前店后厂:企业通过免税、跨境电商、内贸等多渠道“前店”连通市场,在产业园“后厂”注册、落地生产。
  [29]游戏出海:中国大陆地区游戏公司研发的移动游戏,发行在海外游戏市场(包含港澳及中国台湾地区市场)。
  [30]数字疗法: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31]三清两改一建:清生活垃圾、清生活污水、清禽畜粪便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农村卫生厕所、改村庄道路,建长效机制。
  [32]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33]全健康:系统性地思考和研究人类健康、动物健康以及环境健康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学科,覆盖“用户健康”“雇员健康”“社会健康”和“环境健康”,主张从整体视角解决复杂的健康问题。
  [34]“15+N”种基本蔬菜:15种基本蔬菜指国家可比的品种,全省统一,包括茄子、上海青、黄瓜、青椒、尖椒、大白菜、长豆角、土豆、胡萝卜、蒜薹、芹菜、圆白菜、韭菜、西红柿、白萝卜,N为各市县自选的蔬菜品种(不多于7种)。
  [35]四位一体: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位一体”新机制。
  [36]“三无”船舶: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
  [37]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