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南渡江海口市河道采砂规划(修编)》

编制说明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二○一五年十二月



一、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规划的主要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对河砂的需求与日俱增。南渡江是海南省的第一大河流,担负着防洪、通航、供水等多项重要功能。南渡江海口段河道拥有较为丰富的河砂资源,且质地优良,是配置混凝土的优质细骨料。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近十年来南渡江海口部分河段采砂规模迅速增大,尤其河口段就曾经出现过无证乱采、甚至掠夺性开采河砂的现象。无序采砂现象不仅人为的破坏了河床的自然形态,而且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涉水建筑物的安全、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也给采砂管理带来困难。

2006年9月1日期,海口市政府实施了《海口市河道采砂管理规定》。同年,海口市水务局编制了《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海口段采砂规划》,并于2013年对该规划进行了修编,规划划分了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明确了禁采期,并对河道内的采砂活动进行了严格约束。《规定》和《规划》实施以来,原本无序的采砂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采砂管理和审批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体实施效果较好。

随着近年来采砂所导致的河势变化及河道内新建涉河工程等原因,原《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河道内的复杂形势。为加强今后几年河道采砂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河砂资源,保障防洪、通航、供水和涉河工程安全。在2013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海南省南渡江海口段采砂规划(修编)》。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促进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河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综合协调、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对河砂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采砂规划,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通航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河道采砂实行依法、科学、有序管理奠定基础。

(三)规划的原则

1、坚持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的原则。采砂规划要充分考虑防洪安全、通航安全以及涉河工程和设施正常运用的要求,要与流域或区域综合规划以及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相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体现人水和谐、协调发展的治水理念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要求,适度、合理地利用砂石资源。

3、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与利用、规划与实施、实施与监管的关系,尽量满足新形势下河道采砂的需求。

4、坚持总量控制、分年实施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宏观性、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为采砂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5、坚持与河道、航道治理工程相结合,实现互利双赢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将采砂规划与河道治理和航道治理相结合,尽量减少疏浚弃砂,实现河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

在充分总结分析前期《规划》实施的成果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以提高河砂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河砂资源为主线,明确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合理制定规划期的勘查及开发利用指标,合理调控河砂开发利用总量,促进河砂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切实增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规划》是海口市南渡江河道河砂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河砂资源开发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18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南渡江海口市境内干流和两条支流。

二、《规划》编制过程

2015年7月16日,海口市水务局委托中经国际招标集团有限公司对海南省南渡江海口市河道采砂规划(修编)工作项目进行招投标,经依法组建的竞争性谈判专家小组评审及海口市水务局的确认,确定海南省地质调查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中标单位。2015年10月10日,我院与海口市水务局就该项目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

我院自2015年10月开展项目工作,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调查等工作,于2015年12月向海口市水务局提交了成果报告。市水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审查,并征求了市区相关单位意见,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和相关单位意见进行了修改。

三、规划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标任务

在确保规划区防洪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前提下,统筹兼顾供水、排涝、灌溉、船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经济建设采砂需求等各方面的要求,研究修定规划范围内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划定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明确禁采期和可采期,修定采砂控制总量、年度控制开采量和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数量,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未来三年内对河道采砂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提供控制依据。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的内容和结构上包括了总则、基本情况、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采砂分区规划、采砂影响分析、规划实施管理、结论等七章,附图4幅。

1、总则。主要阐明《规划》的目的、原则和任务、适用范围与期限,以及其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基本情况。主要阐述规划河道的基本情况、河道内的涉河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河道内采砂现状及面临的形式等。

3、采砂分区规划。详细说明了本次规划划定的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并规定了禁采期。

4、采砂影响分析。阐述了采砂活动可能对河势稳定、生态环境和河道行洪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方案。

5、规划实施管理。对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提出了建议。

四、《规划》编制依据

《规划》是在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海南省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依据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

(2)技术标准:《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SL423-2008)、《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SL383-2007);

(4)地方法规、规章:《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海口市河道采砂管理规定》、《海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

(5)有关规划文件: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河道治理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岸线利用规划。

五、其他相关说明

一、南渡江水文气象特征

南渡江流域属热带海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23.5,极端最高气温38.9(海口1952.4),极端最低气温-1.4(白沙)。多年平均降雨量1929mm,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2%;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占年降雨的15%。流域内多暴雨,特别是台风暴雨,2~4天降雨量可达300~400mm。龙塘站的暴雨量可占年降雨量的30~40%。

南渡江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1100~1200mm,其中中上游为1300~1400mm,下游地带约为1450mm。南渡江流域年平均相对湿度81~88%,多年平均85%;月最大相对湿度约95%,月最小相对湿度为17%。

南渡江流域内常风向为NE向,次常风向为NEE和SSE向。流域上游多年平均风速1.5m/s,中下游多年平均风速3~4m/s;河口地带平均3.7m/s,瞬间最大风速达40m/s,多年平均10min风速13.6m/s。每年7~10月是台风盛行季节,当地的风力风级受控于台风强度及其影响程度。

1、暴雨特征

南渡江流域的暴雨常发生在4~11月,个别年份在3月或12月曾发生暴雨,较集中的发生时间为5~10月。一次降雨过程3天左右,最长可达13天,其中暴雨历时1~3天,最长5天。

南渡江流域的暴雨不仅受台风路径、台风中心移动速度等条件天气下的复合影响,受地形高度的变化也较显著。流域上游为暴雨中心之一,流域降雨量自上游向下游递减,1954~1989年(缺1956年)松涛水库以上地区发生1日雨量大于300mm、3日雨量大于400mm的特大暴雨分别为13次和15次,松涛水库以下区间分别为5次和9次,次数明显少于上游地区,实测最大1日和3日雨量上游分别为633.3mm和1178.6mm,下游分别为611.0mm和832.0mm,下游降雨量明显小于上游地区。

暴雨的天气系统以热带气旋系统较常见,且雨量大,范围广,其中又以热带风暴和台风为多,约占热带系统84.49%~87.5%(上游与下游),而冷空气系统带来暴雨较少;一般从五指山以此经过的热带风暴(台风)或从南渡江流域下游、雷州半岛南端西行的热带风暴更能在流域内产生暴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流域内也发生几场特大暴雨,尤以2000年10月中下游地区龙塘(定安县)站的1日和塘尾站的3日雨量分别达到419.2mm与806.3mm为甚。热带风暴和台风将对本流域产生不同强度的暴雨。

本次规划河段中间站龙塘站的暴雨量占年降雨量的30%~40%。

2、径流

龙塘滚水坝上游700m处设有龙塘水文站,1954年设站,集雨面积6481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7.2%,龙塘坝以下河口段无大的支流汇入。龙塘站1955~2008多年平均流量177.7m3/s,54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中,年平均最大流量为最小流量的3.7倍,反映南渡江年际间流量并不均匀。龙塘站1955~2014年的平均流量如表1所示。

与流域降雨量相应,南渡江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洪枯季明显。龙塘站多年月平均流量统计(表2)显示,洪季(5-12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89%以上,其中7、8、9、10三个月占全年73.8%。

1      龙塘站1955~2014年的平均流量(m3/s)

年度

平均

流量

年度

平均

流量

年度

平均

流量

年度

平均

流量

1955

126

1970

196

1985

181

2000

290

1956

196

1971

162

1986

173

2001

210

1957

243

1972

240

1987

80.6

2002

161

1958

237

1973

296

1988

190

2003

138

1959

89.1

1974

178

1989

212

2004

74.5

1960

238

1975

181

1990

234

2005

119

1961

161

1976

205

1991

110

2006

106

1962

164

1977

78.6

1992

110

2007

135

1963

243

1978

276

1993

156

2008

200

1964

294

1979

155

1994

218

2009

283

1965

185

1980

213

1995

146

2010

255

1966

97.8

1981

171

1996

199

2011

231

1967

243

1982

209

1997

247

2012

175

1968

119

1983

139

1998

121

2013

202

1969

91.3

1984

201

1999

157

2014

197

多年平均流量

181

2      龙塘站多年月平均流量(20102014年,m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多年平均

70.04

62.08

49.78

73.32

119.98

178.76

205.1

265.8

378.6

802.4

216

106.84

3、洪(潮)水特性

(1)洪水

南渡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等,其中台风雨为主要致灾暴雨。发生洪水的时间与暴雨一致,一般在5~11月,尤以9~10月居多,一次洪水过程一般为3~5天,连续洪水可达7天。南渡江属于山区河流,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洪水涨落稍慢,洪水持续时间不长,无明显中水期,洪水过程以尖瘦单峰型为主。

表3为龙塘站1959~2014年的洪峰流量,54年间出现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达9300m3/s,最小仅543m3/s,峰值相差17.1倍,反映南渡江年际间洪峰变幅之大。

表3      龙塘站19592014年的洪峰流量(m3/s)

      

年度

最大流量

日期

年度

最大流量

日期

年度

最大流量

日期

年度

最大流量

日期

1959

712

9.2

1973

4800

8.26

1987

552

5.31

2001

4840

8.31

1960

3500

10.12

1974

2820

6.14

1988

4360

10.3

2002

2720

9.21

1961

1380

5.23

1975

1540

8.14

1989

3310

10.4

2003

4050

8.26

1962

2750

8.11

1976

5540

9.28

1990

4750

10.6

2004

543

9.1

1963

6380

9.9

1977

1710

7.22

1991

1980

8.17

2005

2480

9.28

1964

4450

10.25

1978

6050

10.3

1992

1980

9.2

2006

2430

10.3

1965

2180

7.16

1979

3030

9.23

1993

4190

8.22

2007

2200

10.3

1966

1710

7.27

1980

3740

7.24

1994

3820

8.29

2008

5700

10.14

1967

3310

8.3

1981

2510

10.16

1995

2540

10.13

2009

3350

10.13

1968

1570

8.14

1982

3150

9.16

1996

6290

9.21

2010

6930

10.18

1969

936

7.27

1983

1740

10.27

1997

5260

9.28

2011

5440

9.30

1970

5840

10.18

1984

2320

9.2

1998

2130

10.5

2012

1900

6.19

1971

3240

10.1

1985

3500

10.1

1999

3300

10.22

2013

2680

11.11

1972

3190

11.9

1986

2680

7.21

2000

9300

10.16

2014

4870

9.17

1959年开始兴建的上游松涛水库虽有效拦蓄了上游洪水,但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仅占总流域的21.3%,对下游河道洪水过程的影响较有限,由水库建坝前后洪峰流量的变幅来看(表5),洪峰流量与洪峰退落后流量的比值,建坝前为27.6,建坝后虽有所减小,但仍达23.1。松涛水库建设前后南渡江洪峰过程如表4所示。

4      松涛水库建设前后南渡江洪峰过程         单位:m3/s

   年份

项目

松涛建坝前

松涛建坝后

1955.10.5

1958.9.13

1978.10.3

1990.10.6

1996.9.21

1997.9.28

洪峰流量

4740

7550

6050

4750

6780

5260

退落流量

185

255

284

177

282

241

流量比值

25.6

29.6

21.3

26.8

22.3

21.8

平均比值

27.6

23.1

1970年南渡江下游建成的龙塘滚水坝控制流域面积6841km2,占总流域的97.2%,但由于坝高有限,调节洪水的作用甚微,该坝的建设并未改变南渡江洪峰暴涨暴落和大流量持续时间短暂的行洪特征。

(2)天文潮

南渡江河口段受潮汐影响,潮汐类型为混合潮。据海口站1952~1997年潮位资料统计,海口站多年平均最高潮位2.00m,多年平均最低潮位-0.68m。海口站实测最高潮位3.28m(1948年9月27日),实测最低潮位-0.99m(1969年)。非洪水期,潮流界可上行至铁桥,潮区界可达更远些;洪水期潮流界和潮区界都有所下移,河口落潮淡水或冲淡水可扩散至口外10~15m水深海域。

(3)风暴潮

南渡江河口是风暴潮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由热带风暴或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增水高,危害大,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较弱,一般不在海岸或河口成灾。风暴潮来去时间短暂,涨落过程约半天,最高潮位驻留不足半小时,与台风的强度、移动速度、天文潮及沿岸地形密切相关。本地区台风增水一般1.0m,最大3.0m以下,实测最大增水2.49m(1980年7月22日)。当台风自万宁市以北经过时,南渡江河口地区会发生风暴潮。1948年以来,南渡江河口地区发生3.0m以上的风暴潮三次(1955年海口站设有观测)。海口潮位站实测资料表明,1948年9月27日潮位最高,为3.28m;1963年9月7日次之,为3.18m;1980年7月22日第三,为3.11m。这三大风暴潮均为台风从本地区或邻域经过产生。

(4)洪水与风暴潮的遭遇

南渡江河口既受到洪水的威胁,又受到风暴潮的影响。风暴潮主要由台风过境而产生,南渡江洪水主要由台风暴雨形成。因此,了解其洪水与风暴潮的关系甚为重要。松涛水库建库前,龙塘以上洪水汇流时间一般在50h以上,松涛建库后汇流时间缩小至32~45h。海口和龙塘站几十年的实测资料分析表明,龙塘洪峰出现时,台风早已过境而去,此时风暴潮亦消失。例如,1963年6311号强台风于9月7日在文昌、海口一带登陆,海口站最高风暴潮位3.18m也在当天出现,而龙塘站的最高水位却在9月9日才发生,滞后34h;1980年8007号强台风造成海口站的最高风暴潮位3.11m,比龙塘站的最高洪水水位提前42h出现。

由此可见,风暴潮比龙塘站洪峰水位提前约1d~2d发生,当洪峰到达海口时,此时风暴潮亦消失。因此,风暴潮与龙塘洪峰遭遇的机会极小。海口站最高潮位与龙塘站洪峰水位对照如表2-5所示。

5      海口站最高潮位与龙塘站洪峰水位对照表

年份

台风登陆

海口站最高潮位(m)

龙塘站洪峰水位(m)

(h)

地点

潮位

水位

1955

琼海

9

25

12

9

25

12

2.98

9

27

15

9.78

51

1963

文昌

8

16

12

8

16

13

2.42

8

17

21

8.97

32

1963

文昌~海口

9

7

21

9

7

23

3.18

9

9

9

11.21

34

1970

琼海~文昌

10

17

6

10

16

24

2.03

10

18

10

13.09

34

1973

三亚

10

18

19

10

18

10

2.07

10

20

7

11.00

45

1980

广东徐闻

7

22

20

7

22

18

3.11

7

24

12

11.06

42

4、泥沙特性

南渡江流域上、中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水土流失现象轻微,中游的澄迈县有水土流失现象,目前已在治理当中。因此,南渡江输沙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59年松涛建坝后,悬移输沙量减少;1970年龙塘建坝后,在龙塘水文站上游形成淤积,龙塘站实测来沙量亦有所减少。

根据龙塘水文站1956~2005年的50年悬移质含沙量观测资料统计:1956~2005年的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056kg/m3;其中,1956~1958年平均为0.123kg/m3;1959~1969年平均为0.078kg/m3,1970~1988年平均为0.047 kg/m3;1989~2000年平均为0.041kg/m3;2001~2005年平均为0.037kg/m3

龙塘水文站1956~2005年50年悬移质含沙量观测资料统计1956~2005年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2.6万t;其中:1956~1958年平均为64.5万t;1959~1969年平均为45.9万t;1970~1988年平均为28.6万t;1989~2000年平均为25.3万t;2001~2005平均为17.4万t。

2004~2014年龙塘水文站各年的水沙量如表6。

6      龙塘水文站年水沙量统计表

年份

年平均流量(m3/s)

年平均含沙量

(m3/s)

径流量

(亿m3

年输沙量

(万t

2004

74.5

0.020

23.59

4.80

2005

119.0

0.039

37.40

14.6

2006

106

 

33.27

11.4

2007

135

 

42.65

14.9

2008

200

 

63.37

31.5

2009

283

 

89.23

41.4

2010

255

0.085

80.41

68.2

2011

231

0.068

72.96

50.0

2012

175

0.038

55.27

21.1

2013

202

0.050

63.67

32.0

2014

197

0.078

62.15

48.2

根据松涛、龙塘水文站的水沙观测资料,中下游河段内的来沙量很少,但是南渡江流域在澄迈县分布有山口、瑞溪镇、永发镇、东山镇等水土流失区,且发育有大塘河、海仔河、汶安河、龙州河等一级支流(汇水面积大于100km2)。这些支流均发育于琼北断陷盆地南缘,所处地貌类型、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环境基本相同,他们对中下游河段的水沙贡献比较大,但是诸多一级支流中仅龙州河上的三滩水文站有水沙观测资料,资料显示1956~2005年龙州河年均输沙量为10.95万t,输沙模数为93t/km2/a左右,2006~2010年龙州河年均输沙量为13.08万t。根据《海南省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迈湾附近年平均向下游输沙量仅为9万余t,自迈湾建站以来,松涛水库未泄过洪,区间面积970km2,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也为93t/km2/a左右。除松涛水库以外,南渡江干流没有其它大型水库,松涛以下河流的输沙强度较接近天然状态,按照此输沙模数与区间汇水面积并结合各支流流域面积和侵蚀强度相似来估算,南渡江下游的年来沙量约在50万t左右。

松涛水库的修建和龙塘坝修建前后南渡江中下游段水沙量统计成果如表7。

7      龙塘水文站年水沙量统计表

年份

平均流量

(m3/s)

平均含沙量

(kg/m3

平均年径流量

(亿m3

年平均沙量

(万t

备注

1956—1958

216

0.123

68.10

64.5

松涛建坝前

1959—1969

175

0.078

55.20

45.9

龙塘建坝前

1970—1980

198

0.052

62.60

33.8

 

1981—1990

179

0.040

56.50

22.7

 

1991—2000

175

0.041

55.30

24.8

 

2001—2005

140

0.037

44.30

17.4

 

2006-2010

196

 

61.79

33.5

 

2011-2014

201

0.059

63.51

37.82

 

南渡江泥沙主要来源于琼北断陷盆地边缘地带的冲洪积台地和山前丘陵地区,中部山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则由于松涛水库的拦蓄下泄较少,松涛水库运行后断陷盆地平原河段的来沙量仅相当于水库运行前的50%左右;龙塘站处于南渡江干流下游,该统计值可能偏小。但总的看来,松涛水库蓄水后下游河道来沙量明显有所减少。

二、禁采区规划说明

《规划》中共划定了15个禁采区,禁采区的划定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以下作详细说明。

1、永发大桥至国防光缆下游禁采区

永发大桥上游500米至国防光缆上游500米。

永发大桥长约397米,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大型公路桥梁(100-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根据相关规定,过江(河)电缆、管线标志上游500米,下游5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2、国防光缆至在建东升大桥禁采区

国防光缆下游500米至在建东升大桥上游500米。

在建东升大桥长约355m,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大型公路桥梁(100-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根据相关规定,过江(河)电缆、管线标志上游500米,下游5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3、东升大桥(在建)禁采区

东升大桥(在建)上游500米至下游2000米。

东升大桥(在建)长约355m,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大型公路桥梁(100-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4、龙州河禁采区

龙州河自南渡江河口上溯3000米。

根据《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龙州河自南渡江河口上溯3000米为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根据《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5、定安县水源保护区禁采区

定安县取水口上游5000米至下游300米。

根据《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自定安县取水点上游5000米至下游300米范围均为水源保护区。根据《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6、定海大桥禁采区

定海大桥上游500米至下游3000米。

定海大桥长约1800米,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特大型公路桥梁(大于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7、东线高速公路桥禁采区

东线高速公路桥上游500米至下游2000米。

东线高速公路桥长约606米,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大型公路桥梁(100-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8、东线高速公路桥至新坡取水口禁采区

东线高速公路桥下游2000米至新坡取水口上游3000米。

东线高速公路桥长约606米,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大型公路桥梁(100-10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据实地调查和琼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河段为近年来采砂活动较活跃的区域,由于过量开采,导致部分河段河岸崩塌,造成了严重地安全隐患,河段内基本已无砂可采,需5~10年的时间进行封河养砂。据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于2015年9月出具的《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采砂)河道测量报告》显示,此河段内水深均已达到10m左右。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9、鸭程溪禁采区

鸭程溪海口市境内全河段。河段内有新克水坝和巡崖桥。

巡崖桥长约55m,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小型公路桥梁(小于100m)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参照相关规定,小型闸、坝等拦河水利工程上游1km,下游1km以内的河段禁止采砂。另据琼山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鸭程溪流域河道内由于近年来的偷采盗采行为,导致河势极不稳定,河岸时有崩塌,当地村民已多次反映和上访。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0、新坡镇水源保护区禁采区

新坡取水口上游3000米至下游300米。

根据《海口市新坡镇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自新坡取水口上游3000米至下游300米范围内均为水源保护区。根据《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1、新坡取水口至椰子头村禁采区

新坡取水口下游300米至椰子头村。据实地调查和琼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河段为近年来采砂活动较活跃的区域,由于过量开采,导致部分河段河岸崩塌,造成了严重地安全隐患,河段内基本已无砂可采,需5~10年的时间进行封河养砂。据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于2015年9月出具的《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采砂)河道测量报告》显示,此河段内水深均已达到15m,局部河段水深深达25m(ND53断面)。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2、龙塘水源保护区禁采区

椰子头村至龙塘大坝下游2000米。河段内有龙塘大坝。

根据《海口市南渡江龙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自椰子头村至龙塘取水口下游300米范围内均为水源保护区。根据《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采砂。另据相关规定,中型闸、坝等拦河水利工程上游1km、下游2km以内河段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3、龙塘大坝至美兰机场输油管线禁采区

龙塘大坝下游2000米至美兰机场输油管线上游500米。由于前期采砂不均,造成了河道一侧过量堆积,致使一岸阶地陡坎过度陡直。根据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出具的《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采砂)河道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本河段内共布设了9条断面(ND74~ND82)。根据横断面图显示,本河段河道两岸已形成了多级阶地,且最上级阶地高程均已达到了15m以上。基于河势稳定和行洪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4、美兰机场输油管线至海口市麻余村禁采区

此禁采河段范围包括南渡江主干流和西汊。此禁采河段范围内的主干流长约15km,河段内有马村中石化码头至美兰机场的输油管线、绕城高速跨南渡江大桥、东环铁路桥、南渡江大桥、海瑞大桥、琼州大桥和海新大桥等,在这些管道及桥梁等设施附近开放采砂活动势必影响到其安全性,加上南渡江大桥以下河段经过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过量开采,短期内河道砂石量很难达到平衡状态;南渡江河口段在麻余村附近分成东西两汊,西汊为横沟河,经网门港入海,长约5.0km,横沟河在新埠桥以下又分一汊为海甸溪,长约6km,横沟河和海甸溪均为海口市的重要排洪通道,有航运能力,并且在海甸溪河段范围内有世纪大桥、人民桥、和平桥和新港码头等,横沟河段范围内有海新大桥和新埠桥等,开放采砂活动必然对桥梁安全和航运等造成影响,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15、海口市麻余村至出海口禁采区

此禁采河段主要为麻余村至出海口的南渡江主流河段,流域长约2.92Km,河段内有新东大桥及沿岸的防洪堤坝,在入海口处,还有在建的如意岛工程项目,并且该河道也是海口市重要的排洪通道,具有一定的航运能力,开放采砂必然会防洪堤坝和桥梁等安全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河口三角洲的发育故将此河段划定为禁采区。

三、可采区规划说明

(一)可采区划定说明

本次规划取消可采区1个,调整4个,未新增可采区。

通过现场调查和取证,本次取消了原东升村可采区,并对原多侃村、马坡村、东苍村和卜通村可采区进行了调整,取消和调整的理由如下:

1、原东升村可采区:

取消。前期规划中,该可采区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东山至东升木桥两侧。此次规划调查中,原木桥位置已开始修建长约355米的东升大桥,并且桥上游已开始施工南渡江引水工程,新修建东升闸坝、在上游区域设置取水口并设置了水源保护区,而原可采区恰好位于此区域中,故取消此可采区。

2、原马坡村可采区:(现干尾村可采区)

调整。前期规划中,该可采区位于定安至马坡木桥上游500米至定安取水口下游300米之间,采区长约715米。2012年,新修编的《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将原取水口向上游移动了2.7km,故此可采区范围随之调整。

3、原多侃村可采区

调整。前期规划中,此可采区位于定安水源保护区上游,采区长约2.45km。此次对此可采区进行调整的依据主要是:(1)东升大桥修建,该桥下游2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2)2012年修编的《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将原取水口上移了2.7km,导致水源保护区范围改变;(3)根据《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3年),水源地准保护区内禁止采砂。综合以上3点,对原多侃村可采区进行调整。

4、原东苍村可采区与卜通村可采区(现文丰-塘边村可采区)

合并。前期规划中,东苍村可采区与卜通村可采区为相连的两个可采区。由于定海大桥的修编,该桥下游3000米范围内禁止采砂,东苍村可采区范围因此缩小,而卜通村可采区基本不变。为便于管理,将此两个可采区进行合并。

(二)控制指标说明

控制开采高程和控制开采量是采砂管理极为重要的控制指标,是有效控制采砂规模的重要依据。可采区划定以后,如果在可采区内过度开采,河床可能形成局部深坑,或引起河势动荡、威胁到堤防安全及造成水流分散影响航深等。为避免不合理和过度开采对河势、防洪等各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保证河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对各可采区开采高程和开采量进行控制。本次规划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及开采量见下表8-9所示。

本次规划中的各可采区可采总量与控制开采高程均为估算,在后期规划实施过程中,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有资质部门对可采区进行实地的勘查工作,以准确确定可采区可采高程及可采量等数据。


表8      南渡江海口段可采区控制范围表

可采区名称

开采长度*宽度

控制高程

控制深度

开采量

规划期内控制开采量

m

m

m

万m3

万m3

多侃村可采区

600×440

1.37~8.33

2.5

50

24

干尾村可采区

1300×450

1.22~5.953

1.5

100

60

文丰-塘边村可采区

3000×300

-0.86~1.17

1.5

200

90

表9      南渡江海口段可采区开采条件控制汇总表

编号

可采区

名称

所属

行政区域

可采区

范围

mm

(万m3

年度控制开采量(万m3

开采

方式

采砂作业

许可期限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KC1

多侃村

可采区

海口市

秀英区

东山镇

600×440

50

8

8

8

水采

禁采期以外的其它时期

KC2

干尾

可采区

海口市

秀英区

东山镇

1300×450

100

20

20

20

水采

KC3

文丰-塘边

可采区

海口市

秀英区

 新坡镇东山镇

3000×300

200

30

30

30

水采


四、保留区规划说明

规划通过现场勘查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采砂对河势、防洪、通航等各项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针对南渡江海口段的河势条件、采砂管理需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原规划划定的保留区全部取消,并未新划定保留区,取消理由如下:

1、东线高速公路下游2000m至新坡镇取水口上游3000m处

此河段为近年来采砂活动较活跃的区域,由于过量开采,已导致部分河道内无砂可采,且部分河段已多次出现河岸崩塌的现象,对沿岸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据与琼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的沟通,将此河段改划为禁采区,以待河道内封河养砂。

2、龙塘大坝下游2000米至美兰机场输油管线上游500米处

此河段内由于过量和无序开采,导致河道内深泓迫岸,部分河段已出现河岸崩塌,不适合开展采砂活动,故将此河段改划为禁采区以待封河养砂。

3、鸭程溪(河口至贝朗仔村)

鸭程溪河段内河道较窄,河道蜿蜒曲折。由于今年来的偷采,已出现了部分河道河岸崩塌,沿岸居民多次举报和投诉,并且该区域交通不便,若设置为保留区,监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将此河段改划为禁采区。

4、龙州河

根据2013年8月实施的《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采砂。故将此河段改划为禁采区。

5、海口市美兰区麻余村至入海口

此区域内新建有新东大桥,在入海口处还在兴建如意岛项目。并且,在此区域内开放采砂会影响到河口三角洲的发育,故将此河段改划为禁采区。

 


海南省南渡江海口市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说明.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