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 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六场) “风劲帆满图新志 踔厉奋发正当时” 海口国家高新区专场
“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
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六场)
“风劲帆满图新志 踔厉奋发正当时”
海口国家高新区专场
(2022年6月30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十六场——“风劲帆满图新志 踔厉奋发正当时”海口国家高新区专场。
海南开启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的平台优势和引领作用,秉持“风劲帆满图新志,踔厉奋发正当时”的干事创新劲头,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园区开发建设展现新作为、营商环境优化取得新成效,扛起了做大做优富有海口特色的实体经济的“园区担当”,支撑起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书记刘立武先生,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雄先生,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郭志伟先生,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跃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海口国家高新区在自贸港建设征程中这两年来工作的亮点、成就和经验,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刘立武先生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书记刘立武: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关心和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牢记使命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多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1年,高新区(含观澜湖)营业总收入537亿,增加值129亿元,增加值率(增加值占营业总收入比重)24%;税收67.76亿元,增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27.1%;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同比增长31%;园区增加值完成129.21亿元,同比增长7.9%。这两年,高新区的“时代之变”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招引增量,努力做大存量
强化招引增量。高新区正以“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奋进姿态,展现自贸港建设的“热度、速度”,截至今年5月,新增市场主体6200余家;新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164亿元,合同对赌亩均投资620万、产值812万、税收82万,分别是省定标准的206%、180%、270%,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细分领域国内外头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相继落户,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引擎;新开工项目125个、完工项目98个,供应土地超2000亩,施工人数超8000人、塔吊117座,9次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7次主会场选在高新区,初步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场面。高新区立足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飞地”经济实现突破,与武汉东湖高新合作成立自贸港首个省际飞地项目;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合作建设自贸港首个省内飞地项目,“乐城先行区研用+高新区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努力做大存量。一方面,高新区积极挖掘存量企业发展潜能,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支持齐鲁、先声等企业布局研发管线,企业实现产值两位数高增长、纳税总额翻番;加快推进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支持8个品种产业化,2021年产值超20亿元。支持优质企业和优质品种扩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海南海药、聚绅药业、碧凯药业加快中药经典名方和现代技术融合创新,带动乡村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产业,比如,碧凯药业“保妇康栓”的原材料主要是莪术,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在海南种植莪术面积达到3600亩,仅2021年,“保妇康栓”的产值就达5亿元,再如,聚绅药业的裸花紫珠胶囊、槟榔花口服液等原料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五指山、万宁、陵水等市县,是采用海南本土南药研制的单味中成药,这两款中成药已申请欧美认证,未来将走出国门,还如,海药的枫蓼肠胃康,正推动中部山区产业化、规划种植牛耳枫、辣蓼。另一方面,高新区立足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存量企业整合资源、提质增效。在医药产业,高新区鼓励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利用剩余产能开展防护用品生产,既支援地区疫情防控,又帮助企业建立新增长点,康芝药业响应号召,仅用8天为海南建成第一条口罩生产线;高新区联合省药监局梳理并公布20家企业123条可承接药品生产委托的生产线,吸引CRO、B证企业落户,引导本地企业打造国际化标准的CMO、CDMO世界代工厂,药谷有一家归国博士创立的企业(华益泰康),《总体方案》发布后,抢抓历史机遇,零缺陷通过FDA认证,承接70个CDMO品种生产。同时,高新区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促进本地产业升级,新兴际华、华润双鹤、倍特药业等行业百强企业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参与自贸港建设。2021年高新区医药投资同比增长90.6%、营收同比增长21.5%、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5%,医药产值占园区工业产值达到61.3%。
二、聚焦三大主业,打造产业集群
自贸港建设启动后,高新区踏上了“扩区发展、多元发展”之路,从“一城四园”拓展为“一区七园”,从主攻高新技术产业延展到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自贸港三大主导产业,7个子园区在三个领域相得益彰,取得了1+1+1>3的效果,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乘势而上聚势而强。高新区正加快打造“1个千亿+4个百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新区正在加快培育“海口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百强榜排名上升至第29位。两年来,签约落地晖致、艾昆纬、乐泰、华熙生物、万孚等企业52家,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年产值77亿、税收9.7亿。打造百亿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这个绿色产业是随着自贸港为推动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而应运而生的,其中,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现已初见成效,落地企业20家,包括裕同、大胜达等行业龙头企业,今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报道高新区发展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进展。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平野新能源特种车、和合新能源组装车以及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项目等具有自贸港显现度的项目相继落地;康迪电动汽车开发的新品种,在美国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打造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支持椰树扩大生产,佛山照明、海兴电力、光明乳业、粮全食美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
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亚洲线上同城物流头部平台——快狗打车,受益于自贸港政策和高新区发展环境,上周在香港成功上市。全球领先的专注于物流、不动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普洛斯公司在高新区建设海口物流中心,中国电信在高新区投资的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已开工建设,全国大型综合性检测集团谱尼测试进驻高新区,南京鹰盟等3家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基金公司落地高新区。今年1-5月,高新区服务业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1.8%。
旅游业建圈强链成效明显。观澜湖旅游园区不断完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形成体育、文化、影视、商业、教育、度假等业态,引进深免集团打造免税购物城,累计建成新型旅游小镇、多主题电影公社、大型水世界主题公园、四个五星级酒店、五个教育项目、两个主题体验馆,被授牌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观澜湖正在成为自贸港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靓丽名片。
三、对标世界一流,优化营商环境
让投资落户更加便利。高新区全面推行“企业秘书”制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特别是与省药监局联合建设的药械创新服务站、联合选任的专业企业秘书,深受企业好评。在专业企业秘书的不懈努力下,海孵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仅用21天就完成申请到公示,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此,企业专门送来感谢信,赞许自贸港的营商环境。高新区的“企业秘书”制度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让企业发展更有保障。今年5月1日通过实施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将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开发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内容法制化,以立法促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立法支持园区构建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激发了园区的内生动力,让企业发展更有保障。《人民日报》报道高新区“立法呼应改革,给国内外投资者吃下法治‘定心丸’”。
让项目落地更加高效。由高新区主导探索的“极简审批”获国务院认可推广、获海南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后,进一步推出“极简审批+承诺秒批+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将审批速度提升90%以上。高新区多点发力为企业提供用地便利,先后开展混合用地改革、工业用地产业用房分割转让改革、“标准地”制度改革等,实现拿地即开工。好的营商环境正加速转化为园区的生产力、竞争力。
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高新区按照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理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住房保障力度,建成3288套人才房及安居房,正在组织分销,计划再开建6000套;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附属海口学校等知名品牌学校,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法宝”;完善医疗配套设施,建设海南省人民医院观澜湖院区、美安医院、怡宁医院等项目;打造便民生活圈,引进美安希尔顿酒店、市集等商业项目。宜业宜居的环境逐步成型。高新区根据自贸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要求,完善“五网”“五化”“六通一平”建设;建成新药创制产业创新园、降解塑料生产研发平台项目、狮子岭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厂房等产业空间,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载体,其中,高新区孵化器获国家工信部授牌“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下一步,海口国家高新区将立足省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对标海口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任务,按照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税收超80亿元,高企数量超400家”的目标,坚持对标一流、坚持雷厉风行、坚持狠抓落实,以培优育强主导产业为主线,积蓄发展动能;以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核心,提升承载能力;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以打造发展新增长点为目标,强化区域联动,奋力扛起自贸港建设的园区担当,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廖宝祺:
感谢刘立武先生的精彩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人民网记者:
自贸港建设后,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实现了数量、品质、结构“三提升”。请问取得“三提升”成效,高新区是找准了哪些立足点?
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跃:
感谢记者的提问。如今,越来越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入驻海口国家高新区,比如,中国电信、大唐集团、修正药业、以岭药业、华熙生物、深圳裕同、大胜达、海兴电力、佛山照明、光明乳业、粮全其美等,这既源于自贸港的“魅力”,也源于高新区的“努力”。记者问“立足点”是什么,我可以概括为:
其一,立足海南独特的政策优势。每对接一家意向企业,高新区的招商团队都会指导和帮助企业策划落户有自贸港显现度的项目、算好自贸港红利的经济账,坚定企业投资自贸港的信心决心。对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我们会重点宣传“自贸港政策+博鳌乐城先行区政策”;对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食品加工企业,我们会重点宣传“零关税、低税率、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等政策。简而言之,自贸港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是招商引资“最大的吸引力”。
其二,立足招商“体系、队伍、制度”的优化。高新区建立了“全员招商+专班牵头+市场化委托+招商局托底”的招商新体系,成立药谷专班和降解材料专班,聘请安永、普华永道、艾昆纬等国际顶级咨询机构“把脉开方”,园区招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成立海口国家高新区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省药监局建立药械创新服务站,打造专职化、国际化招商团队,彻底解决了队伍力量薄弱问题。同时,高新区建立招商规范,构建“透明框架”,编制招商靶向清单、出台产业指导目录和项目准入门槛、梳理产业政策包;设置评审小组、配备专业评审人员,做到有理有据严格把关,实行招商引资项目环保问题“一票否决”制;开展项目考核,签署对赌投资合同,约定项目固投、产值、营收、人才引进等指标;并且加强对项目入园后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进行跟踪服务。高新区内部自我加压,为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三,立足“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并购招商”的“新磁场”。高新区引进世界最大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华熙生物后,华熙生物又引进乐敦制药、BMS成立合资公司落户高新区,进军再生医学领域;高新区引进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园专业运营商——海凭集团,建设海口高新区医疗器械园,该项目又成功引进多家公共检测平台、医疗器械企业;高新区支持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倍特药业并购重组园区药企,倍特药业落地自贸港后发展迅速,多个产品国家集采中标、多个在研产品有望成为全国首仿,正在拓展二期。“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并购招商”已成为自贸港背景下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新抓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中华网记者:
高新区在医药产业确立了“培育‘海口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两大目标。请问海口高新区计划采取什么举措保障目标实现?
马跃:
为实现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高新区确立了头部企业招引、企业倍增、药械品种培育和引进、新业态培育、平台支撑、飞地经济、精准服务、产城融合“八大行动计划”,将重点在“培育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新增长点、加快推进化药为主的医药产品结构调整、建设高能级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壮大医药外包服务等新业态、利用博鳌乐城政策建立比较优势、解决企业产品上市及产销等发展难题”六大方面精准发力。
头部企业招引计划。高新区将围绕建设研发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国际化经营中心,开展上下游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IVD、医美、齿科、骨科和康复等器械重点领域,高端化药、生物药,儿药、中成药、特医食品等领域,重点引进全球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及医药行业上市公司。
企业倍增计划。高新区将鼓励现有生物医药企业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开发省内外市场,鼓励和引导本省医疗机构优先采购省内药企生产的首台(套)和创新药械产品;鼓励医药头部企业采用并购重组、投资、转移品种、委托生产等方式做强本地企业;引进培育一批智慧生物医药供应链示范企业和创新示范基地;打造“1个100亿、4个50亿、4个30亿、6个20亿、一批10亿”的医药企业发展梯队。
新药械品种计划。高新区将联合省市多部门推动建立研发用和对外贸易加工用生物医药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推动建设“乐城先行区研用+高新区生产”创新转化平台,鼓励本地企业境外并购和开展成果合作。
新业态培育计划。高新区将加快推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一批CRO、CMO、CDMO龙头企业招商落地,力争建设世界代工厂。利用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支持持证企业落地生产。
平台支撑计划。高新区将构建“1+5+5”平台建设体系,即1个高能级国家级生物医药平台、5个产业链上下游平台、5个产业整体服务平台,主要是推动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与海南省药物安评中心共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等国家级公共平台建设,等等。
飞地经济计划。高新区已经与武汉东湖等园区达成合作意向,下阶段将重点与深圳前海、四川绵阳、苏州等地洽谈园区合作。
精准服务计划。高新区将全力做强药谷产业园平台,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做优药械创新服务站,培养专业化队伍。
产城融合计划。高新区计划两年内再建6000套人才房,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苏研院、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酒店、超市等商业项目。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人才是第一资源。请问在自贸港背景下,高新区的人才队伍有哪些显著变化,书写了哪些精彩的自贸港创新创业故事?
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一级调研员郭志伟:
谢谢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省委书记沈晓明指出,“自由贸易港建设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书记沈晓明的指示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施策,把握“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契机,推动各层次人才加速汇聚,既缓解了企业用人紧缺现象,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目前,高新区人才总量突破2.86万人,其中,311人被评定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增速连续3年超10 %;并由此推动新增省双百人才团队11个、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4家,人才层次持续提升,人才兴区成效不断凸显。
近两年,高新区通过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厚植引才育才留才“土壤”。园区的重点企业,39个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以及创新工场、孵化器等特色载体成为招才引才主体。同时,高新区注重为人才发展“铺路搭桥”:
帮助人才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比如,高新区赴瑞士引进并在自贸港孵化的科技创新企业苏生生物,高新区拿出十足诚意,给予企业全方位帮助,让人才专心致志做好创新主业。落户两年,人才团队已接连突破再生运动医学难题,荣获“创客中国”大赛全国二等奖、“科创杯”海南省一等奖等创新创业奖励,成长为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并于今年4月落地产业化项目。现在,高新区正帮助苏生生物公司推动国外创新医疗器械在博鳌乐城先行区开展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在海口高新区生产的“首单业务”。
帮助人才攀登科技创新高峰。比如,高新区与齐鲁制药公司签订“一企一策”,支持企业拓展产能、加大品种研发引进力度、引才留才育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自贸港政策和“一企一策”的拉动下,齐鲁制药公司高薪引进加拿大籍人才3名、美籍人才1名,完成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剂研制,该项目成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上市至今已累积销售11.9亿元。
这些都是园区、企业、人才三方共赢的成功案例。我相信,未来会涌现更多这样的案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中新社记者:
对于企业和项目,不仅要招得来,还得留得住、发展得好。请问高新区依靠什么写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让新进驻的企业和项目成为展现自贸港新作为新面貌的“活招牌”?
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雄:
感谢记者的提问。高新区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发展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高新区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裕同科技。在高新区全流程服务的助推下,裕同项目创造了“合同洽谈到挂地仅用6天”“开工到部分建成投产仅用7个月”的“自贸港速度”。裕同项目投产后,高新区的“企业秘书”实时跟进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提请市政府帮助企业与客户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航线等问题。如今,裕同项目在自贸港发展迅速,产品达到欧洲标准出口西班牙,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深圳总部决定再将两个项目落地海口高新区。这成为一个“看好自贸港、选择自贸港、扎根自贸港”的缩影。归纳来说,高新区是依靠“三招”承接招商引资成果、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招是为企服务孺子牛精神。高新区为园区106家企业和139个项目配备56名企业秘书;今年又推出“企业秘书”2.0版,与省药监局联合设立药械创新服务站,向医药企业派出“专业企业秘书”。“专业企业秘书”上岗后,帮助多家医疗器械企业高效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批件,深受企业好评。
第二招是自贸港敢闯敢试精神。这两年,高新区重点围绕新企业的落地诉求和老企业的发展愿景持续开展改革创新。比如,为适应不同业态、不同项目对不同性质土地的需求,同时,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对园区规划地块的混合用地性质及比例采取弹性管控;为支持园区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整合存量工业用地建设标准厂房,专门出台规范工业用地产业用房转让的实施意见。为支持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联合省市多部门推动建立研发用和对外贸易加工用生物医药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探索国外创新药械自贸港“特许生产”创新机制,组织药企首批申报加工增值政策试点。高新区依靠敢闯敢试“破难题、走新路”,增强了企业对自贸港的“粘性”。
第三招是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精神。高新区加快“信息化”“智慧化”升级改造,打造“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告知承诺事项容缺秒批、部分审批改备案事项秒办。高新区通过“查破促”“作风整顿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彻底解决了多个困扰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还为海口贡献了2个正面典型案例。高新区自主建立并发布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以评促改。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加快转化为高新区的“生产力”。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廖宝祺:
感谢李雄先生的回答。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发布会结束后,如果大家还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欢迎联系我们省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或者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有关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4位发布人从海口国家高新区两年来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及亮点、狠抓招商引资、强化本地企业扶持、推动产业集群高效发展和提质增效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人才干事创业舞台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重点园区新形象。我们真诚地希望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各项进展成效,加大宣传和报道力度,为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鼓与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再次感谢4位发布人的精彩介绍和回答,同时感谢记者朋友们的积极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