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话年俗”春节民俗文化学习体验小组
春节,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为了让青少年儿童体验浓厚的中国年文化,深度认识到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琼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滨江街道办事处与博桂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滨江街道社工站分别于2024年1月27日、29日、31日,2月2日、4日、6日在博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迎新春,话年俗”春节民俗文化学习体验小组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10名小朋友参加,招募1名志愿者协助参与,共计服务56人次。
第一节:你我初相识
活动前,社工向组员们简单介绍本次小组的目的与内容,让组员对小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随后,运用OH卡牌这一工具让组员进行自我介绍,促进了组员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紧接着,带领组员进行有趣好玩的团队PK游戏,通过紧张激烈的游戏比拼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组员在欢快且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乐趣,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为使小组更加规范,社工还引导组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增强了小组凝聚力。最后,邀请小组成员填写小组前测问卷,初步了解小组成员对春节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
本节活动通过多种游戏互动环节,给组员带来新颖、有趣的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相互认识、加深印象,初步建立友好关系,为后期小组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巧手剪窗花
社工首先以互动问答与观看春节科普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组员了解春节的由来,然后通过向组员讲述贴窗花传说,激发组员对剪纸的兴趣,并以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为例,引导组员思考联想其吉祥美好的寓意,接着社工对剪纸作品展示与讲解,加深了组员对窗花内涵的了解。最后,通过引导组员思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喜庆的日子里贴窗花呢?”这一问题,让组员更加深刻领会到人们利用窗花来表达庆贺新春的喜悦心情,寄托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愿望。
在剪窗花体验环节中,社工为组员示范简单剪纸技巧,从折叠到描绘再到裁剪,一步一步进行细致地讲解,组员们认真观察社工的手法一步一步跟着学习。没过多久,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在组员们的巧手下出炉啦,部分组员还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原本的花样上进行进一步创作,造型独特的图案应运而生。
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剪窗花”的相关知识,还带领青少年学习体验非遗剪纸的艺术技艺,增强组员的体验感,领略到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提升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第三节:妙手做花灯
社工通过播放元宵灯会视频让组员直观感受正月十五的热闹氛围,并带领组员探讨“为什么过年要挂灯笼呢?”,组员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对于过年挂花灯的认识,有的组员表示灯笼红红的,看起来很喜庆;还有的组员还沉浸在年兽传说中,觉得是为了赶走年兽!通过深入交流讨论,让组员们深入了解春节挂花灯的由来与内涵。
在制作花灯环节中,社工首先向组员介绍古代灯笼的组成结构与主要作用,并在演示灯笼制作流程中,借助灯笼材料再次说明灯笼的结构,再次加深了组员对灯笼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现场,组员们迫不及待拿起手中的材料,按照步骤进行制作,先把铁条放入纸灯笼内,把灯笼撑开,后面拿着颜料笔在灯笼外皮上自由创作,既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写上祝福语,来表达对明年的期许。过程中,组员们相互交流、分享趣事,现场一派祥和。不一会儿,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花灯便制作完成啦,组员们爱不释手,兴奋地向身边的小伙伴展示自己的花灯。其中,有位组员的花灯上写上了“平安喜乐”,他希望明年能够过得顺利、平安顺遂。
此次活动,让组员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民俗“挂花灯”的由来与内涵,亲身体验了制作花灯的乐趣,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节:挥毫写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是指什么?”社工通过问题引入本节活动主题——贴春联。活动现场,社工结合观看视频、知识科普与问答的活动形式,充分让组员认识到春联的起源、种类与寓意。
本次“写春联”环节邀请了吴亚珠老师为我们展开教学,首先小吴老师介绍毛笔的握笔与运笔的方法技巧,以及“福”字的书写方式。听完老师的讲解后,组员们手持毛笔跃跃欲试,先在报纸上进行一笔一划练习,之后在火红的斗方上挥毫泼墨,墨迹飘香中,一个个充满童真的“福”字跃然纸上。紧接着社工给组员们分发对联纸,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春联,在一笔一划中写下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深入体会这一民俗的意蕴。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加深他们对春节贴春联习俗的认识,并且从书写春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年味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孩子们对学习书法的兴趣。
第五节:我家除夕夜
首先,社工通过播放视频让组员了解除夕的由来,在这一天会有哪些活动,引导组员认识到除夕的特殊意义。紧接着,着重给组员们介绍春节期间最为丰盛的一顿饭——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重要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共同的幸福,它作为全年中最特别的盛宴,每个家庭都会准备寓意深远的美食。活动中,社工对展示的每一道菜展开介绍,鸡,寓意着大吉大利;鱼,象征着丰收和富足;生菜,谐音“生财”,寓意和气生财,而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对此,组员们表示很新奇,纷纷感叹原来年夜饭的饭菜还有这样的意思呢。
随后,社工以“除夕这天的活动非常多,哪一刻让你印象最深刻呢?”为题,勾起组员对除夕的回忆,组员们纷纷诉说记忆里的除夕,有的组员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吃年夜饭,全家人欢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很开心!还有的组员说最喜欢的是买年货,可以买很多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最后,组员们拿起手中的彩笔在纸张上画出回忆中的除夕,有祭祖、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等等,其中一个组员绘制的年夜饭上还有着对话呢,整个画面活灵活现,满满的幸福感。
除夕,承载着一年里最诚挚的期许,蕴含着一年里最浓厚的亲情,既是对过往努力的回顾,也是对新一年的展望。通过此次活动,让组员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夕的由来与内涵,以绘画的形式重温记忆中的年味,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第六节:“柿柿”如意迎新春
活动伊始,社工带领组员进行趣味十足的热身游戏——“默契大挑战”,组员们在游戏中常常因为做出的姿势不同而笑作一团,而在旁观看的组员也被他们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活动氛围轻松愉快,缓解了组员离别情绪。
为巩固小组学习成果,社工带领组员一起重温小组历程,组织组员们讨论每一节的活动环节与内容,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知识已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社工还邀请组员们填写小组后测问卷,了解组员们的参与情况与对春节民俗的熟知情况。
柿子因“柿”与“事”谐音相近,被赋予了“事事如意”“红柿当头”的美好寓意,怀着“柿柿”的美好期许,社工带领组员共同制作“柿柿如意”果束。组员们跟随社工演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将扭扭棒做成了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橙黄小柿子,把宛如黄灯笼的小柿子挂在枝头上,真是可爱又喜庆!看着亲手做成的“柿柿如意”果束,每个组员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满满的成就感。通过此环节让组员们动手为岁末年初增添一份欢乐喜庆,红红火火迎接新的一年,也圆满的结束本次小组活动。
至此,为期六节的“迎新春,话年俗”春节民俗文化学习体验小组圆满结束。本次小组通过视频科普、文化知识学习与手工制作的方式,让辖区青少年儿童了解到春节民俗背后所赋予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充分感受传统年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多样的年俗文化活动也增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丰富了他们寒假文娱生活,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生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